瀏覽人數
8,588,676
2013
07
月號論壇主題
考季,談兩岸四地考試文化
制度與文化:中國大陸高考機制和影響
羅勉/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專業本科生(大陸)
 本期的主題是兩岸四地的考試文化,範圍太廣,面向太多。我前思後想,決心就談談中國大陸的大學招生考試,通稱「高考」。
本文主要談兩部分的內容,一是高考的機制及情況,二是高考對教育及社會的影響。
必須提前指出的是,本文談中國大陸考試文化及教育的問題,是我基於親身經歷和觀察的思考分析,這注定本文充滿了「偏見」,至少存在三點天然的重要缺陷。
首先,本文不是一個比較的分析。顯然,我沒有體會過台灣、香港、美國等地的考試文化。因此。在談及中國大陸考試文化的好壞現象,以及對其影響作出因果分析時,我並不意圖以任何方式「暗示」對其他地區的情況作出價值判斷。這裡沒有比較,也不存在一個理想的比照模型。
其次,本文難以成為一個全面的分析。我一路從全省最好的初中(國中)、高中畢業,進入全國最好的大學,接受的是最好的精英教育,享受了最為集中的優質教育資源,和最為「優秀」的同儕一起學習、競爭。因此,我所觀察與談及的,最多只能反映大陸精英教育群體的考試文化,我對於處於中下教育水平群體的考試文化,知之甚少、無能為力。然而,我認為他們的聲音更應被關注,更需要被傾聽。
最後,本文也無法成為一個客觀的分析。我是中國大陸高考的即得利益者,從相對偏遠落後的祖國西南地區考到「天子腳下」,進入北京大學。當年我所在的四川省,高考總人數約51萬人,北京大學通過高考錄取約100人,算是半個萬里挑一。我是名副其實的「優勝者」,儘管我試圖設身處地去理解、解讀高考失利者對這種考試文化的認識,但顯然我的分析可能充滿了局限性。因此,本文並不客觀,也無意客觀。對於自詡客觀的分析,我從來都保持天生的警惕與懷疑。
中國大陸高考的機制及情況
近年來,中國大陸(包括海南省)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约950萬,本科錄取約550萬人,第一批次本科(即重點本科)約82萬人,進入「985」、「211」等名牌大學約20萬人。這三個層次的比例分別為58%、9%、2%。
自文革以後恢復高考以來,其考試方式較為穩定,簡單概括就是「一考定終生」。這個「一」有四層含義:
第一,至少以全省為單位進行「統一」命題、考試、閱卷、招錄。
第二,每年僅「一次」考試,再考須等待來年。
第三,考試內容固定「一致」,語文、數學、英語必考,再根據文理分類,理科綜合或單獨測試物理、化學、生物各科,文科則是歷史、地理、政治。
第四,對絕大多數考生是「唯一」的升學方式,全國上下對高考極為重視,全社會對考生寄予厚望。考得好,考生出人頭地,全家光宗耀祖。大多數人認為,升入好的大學,意味著完成社會階層流動,人生從此改變。對於高考,「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社會意識仍然普遍。
進入21世紀以後,高考制度、考試情況陸續變化。從全國統一命題考試逐漸結合部分省份自主命題;考試內容日趨靈活,注重綜合能力素質考察;從名牌大學開始,各高校陸續進行「自主招生」嘗試;本科出國留學成為熱潮,憑高考成績也可以申請入學香港地區高校;國際、全國奧林匹克競賽優勝者(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科學)以及極少數的省級優秀學生幹部可以通過保送或點招的形式繞過高考進入大學。似乎,中國大陸的高考從「獨木橋」進入了「立交橋」時代。
但是,高考的本質沒有改變。各省自主命題的考察範圍、內容、形式差別不大;重點高校「自主招生」只能給考生加分或者降低錄取標準,沒有「自主錄取」的權力,所有錄取必須經過高考,以高考分數為基礎;能夠出國留學或赴香港念書的學生仍是相對少數,要麼家境優渥,要麼十分優秀,或兩者皆備;競賽保送、點招學生的數量反而逐年減少;至於所謂的「優秀學生幹部」,難以解釋,水可能比較深。
事實上,把握以下兩點,就可以明白高考情況不變的本質:
一、    考生總量非常龐大,最優質的大學資源極其稀缺,競爭高度激烈。
二、    分數仍然是錄取的唯一標準,高低決定錄取先後,分數仍是硬道理。
這兩點要求高考必須具有極高的「區分度」,而這個區分度是通過由高到低的「逐分排名」實現的。
總的來看,高考的影響重要而且巨大。
高考對教育和社會的影響
如果只是作為對高考情況介紹,本文可以就此結尾了。但是,高考的獨特讓人無法忽視其對教育以及社會的重要影響。
談高考問題,不僅要談考試形式和功能本身,更必須返回高中教育階段和進入大學教育階段去觀察高考制度滲入性的影響。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高考,作為連接初高等教育承前啓後的節點,塑造了中國大陸的中學教育。用一句習慣的通用語來說,「高考就是教育的指揮棒」,是「獨一無二、真正有效、最為重要、無法替代」的指揮棒。高中教育要全方位繞著高考轉,教育的每一個細節都要精準地、效用最大化地為高考服務。
舉一個小例子,2008年四川發生地震,由於設備損壞的原因,全省決定連續三年取消高考英語科目聽力部分。於是,英語聽力練習從此基本在我們的英語課上消失了。
高考是非常激烈的競爭,高分則是唯一的成功標準。越臨近高考,學生、老師、家長對於模擬測試的分數就越為敏感和看重。就我看來,這種高強度的競爭至少帶來以下的好處和壞處:
經歷過高考「洗禮」的優勝者,大多具有踏實努力的品質、強大穩定的心理素質、高抗壓的能力、延遲滿足感的耐性等。
而無論最後成功還是失敗,同儕之間互相的猜忌、設限、不信任比比皆是,為了學習、考試、升學資源明爭暗鬥,司空見慣。
這並不難以理解,因為這個考試制度鼓勵如此,高考就是徹徹底底的優勝劣汰。一定程度的競爭本身會激發參與者的努力,但完全過度的競爭則扼殺掉參與者基本的美好人性。
近九十年前,魯迅先生寫出「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實為諷他與自嘲。然而,如果中學同學之間均下意識地「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他人」,則會對善意造成逆向淘汰,一步步喪失互助、合作、信任。
在我看來,高考對中學教育造成兩點最為直接的戕害:
一是壓制對權威的挑戰,扼殺自主參與與創造的空間。得高分不要求你對知識有探索的能力,甚至創新會阻礙你得高分。學習停留在接受和模仿的層面。這樣一來,不僅讓學生缺乏創意精神與創新思維,更讓從高考制度中走出來的人形成更高的「風險厭惡」,造成「過度社會化」。
二是公民教育缺失,對基本的人格缺乏關懷和引導。在這個制度下,學生很難真正思考自己人生的志趣,內省不足。而對外則缺乏同理心,缺乏對弱者的同情,沒有社會責任感,高考鼓勵的是「強權即真理」、「成王敗寇」。在這樣的制度下,許多人或許一輩子都不會意識到、或者不願意承認自己曾接受的教育是「片面的」、「缺失的」、「扭曲的」。
這也就並不奇怪為什麼錢理群老師會認為許多北大學生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是考試制度的問題,也是考試文化的問題,歸根到底,是我們的高考現況就最傾向於選撥出「這樣的人」。
那怎麼辦呢?
很簡單的邏輯是,既然單一的評判標準和升學方式對中學教育造成了如此大的扭曲,那就摒棄「唯分數論」,將升學的考察標準和錄取方式分別多元化吧!事實上,從五年前各高校陸續啓動的「自主招生」,就試圖改變高考「一考定終生」的情況,將評判標準部分多元化。
可是,這樣做讓「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升學更加不平等,減弱了社會階層的流動。因為自主招生初審篩選考生的多元化社會活動能力,即「非學術能力」;筆試多考察的是高考大綱之外內容,即「超綱水平」;面試則注重考生的表達思辨水平、對時政問題的看法等,即「綜合素質」,這樣無疑會選撥出大學更為欣賞的人才。
但是,這意味著,越是學有餘力、越是家境優渥、越是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的學生,越會脫穎而出。選撥結果的事實證明了以上分析,能夠獲得「自主招生」優待的學生主要來自當地省份的「超級中學」,這背後,是龐大的全方位的資源支撐。而且,自主招生是優先向全國的著名重點中學開放,這些中學握有「校長推薦」、「學校推薦」等確定名額。自主招生制度事實上是城市孩子們的牌局遊戲,農村孩子們、農民工子女們連上桌的資格都沒有,只能圍觀。而名牌大學每年的招生計劃總數是基本固定的,自主招生每多一個人,意味著高考「普通」錄取就少一個人。
正如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北大教授所講:「自主招生制度事實上對農村孩子關上了北京大學的門」。
可是,我並不是在批判「自主招生」本身,這個制度建立的初衷非常好,而且也是未來招生的大趨勢,是能夠選撥出更加適應大學教育要求的人才。
自招制度本身沒有錯,卻帶來這樣的效果,背後根源是中學教育資源的嚴重失衡。近年來,優質的教育資源越來越集中於各省內所謂的「超級中學」,優秀的師資、生源均紛紛從地方上向省會大城市集中,集中於省內數所最好的中學。地方上,特別是農村的優質教育資源,基本上被掏空了。北大清華的生源地比例證實了這種情況的後果:來自農村的學生比例已從1990年代的三成降至今天的一成。這背後當然有城市化大力發展的影響,但我相信,若對來自這些「超級中學」的生源匯總統計比例,結果會更加驚人。就我所知,每年北大清華錄取人數超過50人的超級中學就至少有20間,而北大清華校本部每年總計錄取僅6000人左右。
對於教育資源這樣失衡的情況,我沒有解決方案。事實上,不僅是教育,醫療資源也處於同樣的狀況。這些失衡成為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必須面對的難題。
高考不僅僅是教育問題,更是重要的社會問題。對升學選撥政策的任何一點變動,都會對社會大眾產生重大的影響。當考試政策的影響遠遠超出教育層面時,政策制訂者必須結合社會發展當下階段的特點(如教育資源分布、城市化進程、貧富差距程度等),對政策變動的可能影響作出更全面、深遠的考慮。
高考政策改革如何真正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主事者應當有更大的智慧。

 注:筆者初中先後就讀於四川省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嘉祥外國語學校,高中畢業於成都七中,現為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專業2014屆本科生。

又,描述中國大陸的考試及教育文化時,筆者每指出一點批判,都會想到身邊的反例,但又下意識地認為這不是主流。轉型時期的中國,各種複雜、甚至是矛盾的現象共存,許多現象讓人失望,但總是看得到希望。

       編者註:文中所提(985)工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所的建設工程代號,共有三十九所大陸大選獲選參與此項工程。_而(211)工程是指,在199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提出面向二十一世界,建設一百所左右的一流大學與重點學科戰略性教育政策。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羅勉/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專業本科生(大陸)
羅勉,中國四川人。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專業本科生,曾赴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交換半年。在台期間,多次受邀就兩岸新生代交流的問題發表看法,創辦北斗網兩岸副刊版塊。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