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7日習李體制成軍,提出未來十年「中國夢」(the China Dream)願景,給東西方社會都帶來許多不同面向的想像空間。「中國夢」的實現,各方認知以為,當然不應該是建立在軍事武力的基礎上的夢幻,應該是與先進社會的經驗一般,建立在政治經濟的實力發展基礎上的國家願景,而且也祇有政治經濟都能夠成長躍進,並成就為世界級的新典範,才能讓全世界看得到「中國夢」的具體實現。
然則,習李體制掌政之前的三十幾年改革開放,中國所開展出來的政治經濟格局與表現,卻依舊留存著足以阻滯國家經濟社會繼續向前向上發展成長的四座大山,勢必成為習李體制未來十年無可避免且須直面對應硬碰硬克服的重要挑戰。
善意鋪出來的路阻難關
在習李掌政之前一任的國家領導體制,因為其時最高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兩人都不擅於經濟,過去十年間經常都會基於「工程師的率直與善意」之初心,而動用國家機制與行政手段,過度干預或扭曲了「市場」,以致胡溫執政十年所得到的諸多國家經濟社會效果,與胡耀邦、趙紫陽主政時代改革開放所創造出來的市場經濟良好成效,事實上是相左的,甚至是逆轉了好的,而張揚放大了壞的,至少在幾個經濟社會領域上,幾乎都可以看得到各種與意想願景適得其反的治國事項。這種情境狀況,幾乎完全印證了11世紀法蘭西先哲聖伯納德(Saint Bernard of Clairvaux)的經典名言「通往地獄的路,經常是善意鋪出來的。」(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今天在已經「中國崛起」的另一面,就是存在著幾個因為施政機制設計以及施政策略抉擇的賡續效果,所形成的四座大山,很可能會成為阻礙未來十年習李政權發展,以至整個國家政治經濟社會往前邁進之步伐頓挫或倒持退萎的關鍵變數。當然,這也同時會是習李體制想要落實體現「中國夢」的莫大挑戰。
不過必須要有警覺認知的是,世界上任何市場經濟體制,都同樣須要開明民主政治作為永續發展的基礎。然則,在本質上,中國政治到底還是一種「死守在黨天下」的皇權政治體制,三人組最高領導人的所有「權力獲得」(power endorsed),究竟還是必須來自於「黨的卓知認定」,而並不是來自於「市場的情投意合」;也就是說,三人組領導人地位與權力,都取自於黨中央的給予,而不是國民百姓的付托,都產生於既沒有掌握自己政治命運的實力能耐依憑,也缺乏獨立的權力基礎。從理性上看,光憑著三人組領導人所具備的政治、法律與經濟學之專業能力,是否就力足以能夠開展出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開明民主政治」新局面,確實是頗為引人疑慮的;另一方面,從感性上看,至少在初步的場面,習李三人組領導人都相當缺乏類似胡錦濤、溫家寶那般,有諸多讓社會「有感」的豪言壯語。也因此,各方面都深信,他們一定會是未來十年中國新世代中「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但卻很難以確定,究竟會不會也是引領中國政治經濟大改革的政治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