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608,990
2012
06
月號論壇主題
談韓寒《太平洋的風》&蔡英文蘇貞昌應否訪陸
如何看待蔡英文訪問大陸?
石正方/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所長 (大陸)
民進黨在2012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的失利,這是民進黨繼2008年遭受重大挫折之後的再一次慘敗,民進黨不得不接受連續八年在野的困難局面。敗選後的民進黨陷入士氣低迷的境地。由於在此次選舉中,九二共識等兩岸議題首次成為藍綠雙方選戰攻防中的焦點議題,堅持九二共識的馬英九最終以近80萬票的優勢擊敗了反對九二共識、堅持臺灣共識的蔡英文,不少人把蔡英文的失利根源歸結於民進黨大陸政策的失利。由此,民進黨內部由此掀起了反省大陸政策的檢討聲浪。特別是黨內主張理性、務實的政治力量要求民進黨大幅度調整大陸政策,化解臺灣多數民眾對民進黨兩岸政策的疑慮和擔憂,爭取臺灣多數主流民意的認可,從而為民進黨未來的重新執政奠定支持基礎。但從目前民進黨內部的氣氛來觀察,保守的力量仍然佔據優勢地位,這無疑是民進黨大陸政策調整依舊躑躅不前的根源所在。
儘管如此,但臺灣社會關於民進黨政治人物訪問大陸的討論卻不少見,日前,《新新聞週刊》報導南方朔專訪蔡英文,建議無公職身份的蔡英文“為了臺灣好”,應到北京走一趟。關於這一話題,筆者有如下看法。
其一,蔡英文應該到北京訪問,這對於民進黨、對臺灣、對兩岸都是好事。
兩岸關係發展到今天,和平發展已經成為臺灣主流民意,2012大選馬英九勝選,反映了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局面的深得民心。臺灣民眾對於“台獨”分裂主義有害台海和平心存憂慮,民進黨如果不積極主動地尋求與大陸溝通進而建立穩定互動架構而繼續固守“去中國化”的理念,則是逆兩岸關係大潮流而動,將難以贏得民心,難以實現2016年重返執政。
作為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如果到北京訪問,其本身即具有指標性意義,可謂是開啟民、共互動先河的重要一步,有助於促進民進黨與大陸之間的正面溝通,有助於民、共兩黨謀求建立互信互動基礎。
蔡英文到北京訪問,不僅對民進黨是好事,而且對臺灣、對兩岸關係發展都是好事。因為,一個肯於面對現實、勇於應對挑戰積極作為的民進黨,意味著給予臺灣民眾新希望新選擇的機會;對於兩岸和平發展大局無疑也具有重要意義。
其二,蔡英文能否到北京訪問,要看其兩岸政策立場,因而不是簡單的事情。從蔡英文的兩岸政策理念來看,其否認“九二共識”、始終堅持“一邊一國”,是不會受北京歡迎的。在這種政治立場的截然衝突下,即使可以實現“登陸”之旅,雙方的交流與互動也難以取得進展。目前來看,蔡英文並未有調整立場、改變言論的跡象,繼續否認“九二共識”,認為“民進黨對國家主權的主張比較鮮明,雖然也付出代價,但維護國家主權所獲得人民的信賴度是比較高的,這是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的‘資產’”,而對民進黨“台獨”理念的困境未有清醒深刻的認識,因而其到北京訪問不過是個假議題。
其三,雖然蔡英文(民進黨)一時難以接受“九二共識”,但只要能夠向大陸釋放善意,也並非完全沒有與大陸溝通互動的機會。因為大陸的態度是歡迎一切贊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臺灣各界人士,包括民進黨基層人士,歡迎他們以適當身份來大陸走走看看,瞭解大陸的發展與進步,瞭解大陸的政策主張,增進彼此瞭解;只要民進黨改變“台獨”立場,大陸就會敞開與民進黨交流交往的大門。只要蔡英文不再強調“一邊一國”,而是轉以低敏感度的經濟、文化、宗教交流等活動作為推動與大陸交流的平臺和媒介,先從這些交流做起逐漸積累與大陸的互信,對於最終建立起民進黨與大陸之間互動的穩定架構是可行的途徑。
因此,從總的情況來觀察,蔡英文訪問大陸從來就不是一個問題,大陸也一直歡迎民進黨人士赴大陸進行交流活動,這是大陸過去長期以來的重要政策。而蔡英文最終能否訪問大陸,其關鍵還在蔡英文的意願與意志。它取決於蔡英文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認知,取決於蔡英文抵禦綠營獨派勢力的抗壓力,更取決於蔡英文與大陸的互信程度。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石正方/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所長 (大陸)

學者、教授
現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所長、碩士生導師。
兼任:廈門市經濟學會理事;《經濟地理》雜誌社理事;國台辦海研中心特約研究員;《臺灣研究集刊》編委。
學歷:東北師範大學理學學士、理學碩士,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廈門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
學術論文:《臺灣經濟“全球佈局戰略”評析》、《東亞經濟一體化格局下臺灣經濟的邊緣化》、《臺灣對外經濟關係的“全球佈局戰略”》、《臺灣區域經濟轉型的兩岸視角》、《海峽經濟區的空間演進:結構、特徵與問題》、《臺灣企業集團大陸投資現況與策略研究》、《兩岸經貿交流時空演進:歷程、現狀與趨勢》、《海峽經濟區區域治理管見》、《閩台經貿交流回顧與展望——基於區位優勢變遷視角的分析》、《臺灣參與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現況及未來路徑探討》、《“大三通”時代的“小三通”發展空間》、《陸資入台: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邁出突破性一步》、《海西戰略促進海峽經濟區空間重組》等數十篇。
出版個人專著《城市功能轉型的結構優化分析》、《開發區形象設計》;主編《臺灣研究新跨越 • 經濟分析》、聯合主編《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研究》。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