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533,814
2011
09
月號論壇主題
評民進黨十年政綱
務實之外還要務實
─評民進黨「十年政綱」的兩岸政策
周天瑞 /《新新聞》文化事業公司總裁 (台灣)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立意提出「十年政綱」,已有兩年的時間,各方也多翹首企望,引領以待,終於從八月中旬以後,「十年政綱」陸續問世。其中最受人矚目的當屬「兩岸政策」,因為國人熟知民進黨在兩岸關係的定位上夙有主張,並且在事關兩岸經貿重要基礎ECFA的簽訂過程中,蔡英文主席曾多所質疑。究竟其有關兩岸政策的政綱將持何種態度?以及是否可能因應時勢的變化有所調整?自然超越政綱的其他篇章備受關切。
        詳讀了十年政綱「國家安全、兩岸經貿篇」後首先發現,該政綱已擺脫若干以往的駝鳥心態,乃在前提論述時出現了這樣的文字:「兩岸有互動的必要,…必須…務實處理因為交流所衍生的事情」,「我們也不諱言,對中國的關係、兩岸的關係對台灣來講是最重要的政策議題」。並且也承認,中國在上個世紀末開啟改革開放之門,憑藉豐沛且低廉的勞動力,吸引鉅額外人投資,一變而成「世界工廠」。以及,「民進黨了解兩岸經貿往來的重要性,中國的崛起以及中國經濟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漠視,尤其要面對此一事實」。
        同時,關於眾所關切民進黨執政後對ECFA的態度,蔡英文儘管表示要加以完整評估以明利弊,且讓決策過程透明及讓國會充分監督,但也表示,ECFA既已經完成簽署也開始實施,已是既成的事實,也成為台灣對外的協議,因此將會遵循民主程序及國際規範來處理。言下之意顯示力避外界有關是否廢止或終止之疑慮。
        上述的表達雖是不得不爾或是不盡乾脆,倒也還透露出政綱的研擬過程中,草擬者有其務實以對的心態。當然,政綱中以相當大的篇幅彰顯了台灣民主機制的特性與價值,要以「台灣的共識」為訴求,尤其強調「堅持台灣整體性長期利益」與「維持台灣的經濟自主性」。而這些方面的著眼與主張,不可否認是頗令人動容的。
         簡而言之,民進黨政綱在這些方面的表述,分為內外兩端。就內部而言,特別指出自九0年代開放國人對大陸投資以來,台灣的資金、人才與技術大量流進中國,帶動對岸的經濟成長,卻未提升本土的經濟福利,致使台灣的經濟成長趨緩,實質薪資所得停滯、失業率攀升、貧富差距擴大。而ECFA簽訂以來,大陸雖給予台灣進口的農漁產品優惠待遇,但是大陸也藉兩岸的農漁合作,吸收台灣農業的技術後大量生產與出口,也嚴重侵蝕台灣在國際市場的空間。
        就外部而言,「政綱」特別憂慮獨重兩岸、疏離全球的經貿發展,將使台灣此一海洋國家在全球經貿發展中更加邊緣化。基於兩岸之經濟發展與程度不同,台灣應制定並執行自己的經濟政策,不應一昧唱和中國的經濟規劃。更應利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優勢地位,扶持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建立完整的生產鏈和周邊產業,既可強化對兩岸經貿的主導性,又可以世界為念,提升國際競爭力,取得全球經貿戰略的平衡。
         這些論述僅是犖犖大者,之所以令人動容,正在於它所反映的有利於台灣、有利於台灣人民的思考,凡此都不應該將「政綱」的價值一筆抹煞。
         不過儘管如此務實,也如此令人動容,對於「九二共識」的態度卻無絲毫改變,仍「一以貫之」地視其為「不存在」,既然「不存在」,便「沒有承認、不承認,接受、不接受的問題」。許多人清楚,ECFA之所以能夠簽訂,「九二共識」是其主要基礎,但「政綱」顯然不願「務實」到對「九二共識」做正面表達,寧可在為台灣的主體性設想這方面的「令人動容」處增添砝碼。
        對於民進黨「政綱」承認ECFA已是「既成的事實」卻不承認做為其基礎的「九二共識」,當然引起大量的批評,指為不切實際,指為前後矛盾,甚至擔心將為兩岸關係持續的和平發展帶來隱憂。這不能說沒有道理,但從「政綱」的論述看,似要引導大家面對另一種道理,這個道理的主要內容可如下述:
一、 台灣已是個民主國家,必須將內部的多元性透過民主機制形成共識,方可期以建立與中國和平穩定互動的長久架構。
二、 台灣已有政黨輪替的事實,往往容易產生政策的變化或不確定性,因此兩岸政策尤須建立機制以形塑內部政策的穩定性。
三、 現狀中,總是國共之間先做好協商,再回過來要求在野黨和人民配合,這不是民主國家應有的順序與必要的邏輯。
四、 「九二共識」不是唯一與中國打交道的基礎,台灣內部若有一定的共識,民進黨不相信即或沒有「九二共識」,北京就一定不面對與台灣各方面的往來。
        這無疑標舉了「台灣優先」為意識的處理兩岸關係的理想狀況,也無疑是對執政者當前作為的批判。本來對外交涉應以內部共識為基礎,此即國家最大利益之考量點,在民主國家,這樣的考量點當然應期諸以內部各政黨的協商而獲致;何況交雜著不同的意識型態與紛繁的現實利益的兩岸關係,尤其需要巧妙細膩而又不失效率的方法去達成。過去三年國民黨在兩岸的發展上著力甚深,也頗具成效,但在內部溝通上確實有所偏失,兩岸經貿往來的好處何以總有「無感」之嘆,或與此不無關係。
        也許因其是「政綱」的原故,揭示了許多原則性的主張,也指出了現狀中的病徵,至於具體的作法卻付之闕如,尤未見有關「建立一個新的可長可久的結構,來處理繁雜的兩岸事務」,究竟是何種有別於現況而更能有效溝通內外的平台。蔡英文在答媒體問時也祇說「總統要以有誠意、沒有預設立場,且摒除政黨利益的思考與態度,真心誠意凝聚國家共識」。還是相當空靈。
        民進黨「政綱」的兩岸論述有別於國民黨,也有別於扁時代,似有心就務實面對中國及體現台灣主體二者找到兼顧之路,並矢志在國內各政黨間積極謀求共識。這樣的自我追求,足堪肯定,但難度極高。蔡英文要如何讓人民相信,不但不會重蹈當時執政八年之覆轍,並有能力鋪平這條崎嶇的道路,恐怕單憑「政綱」是不夠的。因此,她的功課並沒有有做完,她必須進一步在競選途中展現更多的務實性,提出具體可行的作法,接受各方檢驗。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周天瑞 /《新新聞》文化事業公司總裁 (台灣)
1947.3.1生,江西省瀋陽市人,台大歷史系畢,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行政學碩士。

曾任中國時報要聞記者、專欄主任、採訪主任、副總編輯、美洲中國時報總編輯、《新新聞》周刊創辦人、社長、董事長、環球電視台執行副總經理兼新聞總監、天開傳播公司創辦人、超級電視台高級副總裁、自立晚報社長、勁報社長、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