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創新時代的和平與文明
14億中國人及國際間屏息靜觀的中共19大,平順落幕,後習近平時代未來5年的新領導班底,也在兼顧山頭勢力平衡下,拍板出爐。
習核心於開幕時長達二百餘分鐘的演說中,揭櫫八大重點;其中有關兩岸部分包括「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等,完全依循歷來中共主軸;較有新意的是強調: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將擴大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由於未有會前外界推波助瀾的所謂「統一時間表」,甚還意外提及「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讓兩岸憂心未來恐有動盪者,一掃心中的陰霾。
「治大國如烹小鮮」,沉穩內斂,出手穩準狠的習大大,處身中國百事正興,卻也內部矛盾日益積累之際,貿然立下「統一時間表」,既不切實際,也自我劃地為牢,畢竟統一大業係牽強性的歷史工程,且內涵有實質有外表,形式有和統有武統,風險有近程有遠程,不是想統就統,說統就統。
尤其當今中國已非國共鬥爭或文革前的一窮二白,凡事可先搏再說,贏了白贏,輸了依然窮白;其實只要戮力經營,中國任何重點省市經濟發展都足以超越台灣,正如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形容:(中共)中了頭彩的暴發戶,還在意過去丐幫的地盤乎?!
全球化後,中國短期間即躍為第二大經濟體,係全球貿易化最大贏家,若要繼續榮景,甚或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就需兼顧國際規範,而維持台海及南海的現狀與和平,乃是國際規範中最大的共識。
「統一時間表」如形諸白紙黑字,之前若情勢有利,是要統還是不統,或時間表屆臨,中國卻經濟衰微或內部矛盾高漲,客觀形勢不利下,不統,危及黨與領導威信,強統稍有不慎,就算未如當年蘇聯土崩瓦解,也可能內鬥四起,紛爭不斷,強化內部矛盾的衝擊力;習近平不立「統一時間表」,當有其務實性考量和重立遊戲規則的盤算。
指定隔代接班非黨國的制度
而19大未刻意安排習任滿後之接班人選,也引來各界的質疑及揣測。 高度集權的中共,建國68年以來從未有接班制度的設立;毛澤東時代一人專擅,誰來接班他說了算;就算如此,他左挑右選,精心萃取的五位「儲君」,下場皆多乖舛~劉少奇因毛疑其已危及他的領導地位,將之冠上「叛徒、內奸、工賊」罪名批鬥後,囚禁病死;被寫入黨章及憲法草案的「親蜜戰友和接班人」林彪,失勢後疑將不測,攜妻帶子外逃墜機全亡;毛崩殂王洪文則遭清算判刑病亡,華國鋒被迫退出領導核心,唯有棉裡藏針的鄧小平,三起三落方於毛後的亂局中被拱上龍頭寶座。
鄧躍為最高領導後,因圈選的兩位二把手胡耀邦、趙紫陽分別對二次學運立場有異,均遭其拔除,從此鄧不再信任天子腳下的領導圈圈,遠調上海的江澤民接總書記,其後又提攜謹言慎行之第四代的胡錦濤為中央書記處書記,外界從此謂之「指定隔代接班」。
其實這是鄧痛定思痛的即興之作,有其時代背景,然卻從未出現在中共黨內文件或如當年林彪時明列於憲草,官方體系中亦不曾有過這方面的任何話語;以習的出線來說,係當時勢力妥協下之過渡性規劃,既非誰指定的接班,亦無隔不隔代問題,因而現今所謂應依循鄧「指定隔代接班」之說法,實顯突兀。
至於未見接班人選而揣測習可能於任滿後繼續當家,目前似無任何跡象足以佐證,除非習硬要破壞體制規矩,否則可能性不大,但其卸任後退居幕後當「太上皇」,則不排除可能。
習威望僅次毛鄧,打貪反腐後,全面掌控黨政軍經特樞紐,上無名虛權實的太上皇,側無異議革命戰友,前無扞格有力政敵,權勢遠逾毛鄧,完全14億人之上,且30年來經濟紅利爆漿,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最具大刀闊斧進行歷史性改革條件。
曾任:21世紀出版社總編輯、財訊雜誌創辦總編輯、自由時報總編輯、副社長、台灣電視台監察人、東森電視台董事、民眾日報發行人、東森媒體集團副秘書長、新新聞周刊社長兼總編輯。
Forward